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大会:聚势赋能,共谋低空经济新未来

2025-10-14 05:29  |  来源:新华网  |  编辑:李陈默  |  阅读量:5299  |  

9月27日,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大会在绵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联合体主办,绵阳科技城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绵阳科技城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倾力支持,旨在凝聚行业智慧,共绘低空经济发展蓝图,推动低空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来自政府机构、主管机构、行业组织、科研院所、生产企业、服务企业、科技企业等机构的代表以及专家学者380余名参会。

深度洞察,擘画发展新蓝图

9月27日上午,大会议程围绕“政策解读和技术创新”主题展开,由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监事长韩丽娟主持开场。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申长江发表领导致辞,他强调了低空经济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经济形态,对于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鼓励各方积极参与,共同推动低空经济迈向新高度。

绵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栋在致辞中介绍了绵阳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政策支持与发展规划。他表示,绵阳将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产业和区位优势,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政策保障,助力低空经济在绵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科技部原党组成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的致辞以现场视频形式呈现,他长期以来对低空经济的关注与研究,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诸多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其对科技创新推动低空经济发展的观点,一直深受行业认可。

政策解读,技术跃迁引领新征程

科技部原副部长吴忠泽做了题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引领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旨演讲。他深入剖析了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特征,强调其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广、带动效应强,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当前,我国低空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但也面临着基础设施不完善、核心技术有待突破、管理体制不健全等诸多挑战。吴忠泽指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加大在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集群,推动低空经济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要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随后,多位行业专家和学者围绕低空经济的不同领域展开了精彩的主题分享:

中国民用航空局运行监控中心原副主任田振才聚焦低空智能运输系统,指出其作为低空经济的核心,通过智能化技术实现飞行器的自主导航、避障和协同作业,将大幅提升物流效率、优化交通布局,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智慧低碳部主任李德芬从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升级的角度出发,认为低空经济发展将为城市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王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深入的分析,全面剖析了我国低空经济的发展现状、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中国商飞北研中心科技信息中心主任张志雄介绍了低空智能网联系统的发展情况,强调该系统通过实现飞行器之间、飞行器与地面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将有效提高飞行安全性和效率,为低空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院长孙立山围绕城市低空交通规划,提出了构建安全、高效、绿色的城市低空交通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合理规划低空航路、建设低空交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管理体制等。

优势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长吴克忠探讨了以资本化和数字化赋能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强调通过资本运作和数字化技术应用,推动低空经济企业实现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表示,低空经济不仅是技术的飞跃,更是人类空间利用范式的革命。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采用“场景切入、系统建设(面上摊开)、整体迭代(立体升级)”的方式,以九大体系建设支撑,推进以智能网联支撑的低空经济2.0版,实现“单点应用”迈向“系统功能”,同时以测试示范区建设和测试评价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突破“质量关”和“安全关”。

场景拓展,生态共建开启新篇章

下午的议程围绕“应用场景与产业生态”展开,由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助理谷艳娇主持。

四川九洲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志刚围绕低空安全管理技术,强调安全是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石,介绍了公司在低空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和实践经验,为保障低空飞行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中国航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低空数字化业务部负责人刘峰涛探讨了低空经济的商务挑战和数智应对策略,分析了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的变化,提出了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行业经理刘绍坤介绍了移动低空智能网联技术,展示了5G、物联网等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应用,包括飞行器的远程监控、数据传输和智能调度等,为低空飞行器的通信、导航和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飞行汽车项目总监曾立锵分享了低空经济产业发展与测试研究的情况,介绍了飞行汽车的研发进展和市场应用前景,以及在飞行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测试标准和方法,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蓝天实验室低空空域管理研发中心副主任韩恒刚介绍了低空经济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低空经济在物流配送、应急救援、旅游观光等领域的应用成果和发展潜力,为低空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借鉴。

普宙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常雷探讨了低空经济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路径,指出低空经济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公共安全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无人机等低空飞行器的应用,可以实现城市治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

北京六分科技有限公司Iot解决方案总监冯海明介绍了低空经济的核心组件—高精度定位与智能化,强调了高精度定位技术在低空飞行安全和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智能化技术在提升飞行器性能和用户体验方面的作用。

创道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步日欣分析了低空经济领域投资机遇与挑战,指出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将吸引大量的资本投入,但也面临着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和政策风险等,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共商合作,共谋发展新路径

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助理谷艳娇主持圆桌论坛,对话嘉宾包括中国移动产业研究院行业总监刘绍坤、湖南博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兼江西迅龙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天俊、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广州)有限公司飞行汽车项目总监曾立锵、优势咏峰低空产业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梁咏峰、普宙科技有限公司战略总监常雷。

大家围绕低空经济商业化路径与生态构建的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低空经济的政策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等基础支撑体系的构建,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的商业化痛点与突破策略,以及低空经济安全体系构建及监管与应急管理措施等问题,为低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成果汇聚,指引前行新方向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羽发布了《中国低空经济新质生产力发展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低空经济的发展脉络、现状与趋势,深入分析了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建议,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副秘书长张正锋发布了《中国低空经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图谱》,直观展示了低空经济各链条之间的关联和发展态势,为低空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次低空经济创新发展论坛的成功举办,为低空经济领域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平台,促进政策、技术、资本与市场深度对接,为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我国在全球低空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 小鹏“陆地航母”中东首飞斩获600台订单,2027年完成落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 图文
  • 最新